第16章 别来无恙

电视台的采访过后,司机家属那边渐渐消停了。

二次手术加感染,俞锐连续好几天都钉在医院,直到病人的情况稳定下来,他才得以喘口气回家睡了一个完整觉。

孕妇的手术安排也很快。

因为是早产儿,这次手术除去神经外科和产科,儿科医生也守在门外,以便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。

手术前,俞锐照例去跟病人家属做最后的沟通。

这次夫妻双方的父母都在,现场还来了其他几位亲属朋友,俞锐刚从感应门出来,所有人全都跟着围上去,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,吵得他脑瓜子都疼。

立场不同,身份不同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,也都有自己的担忧,这样是没办法沟通的。

俞锐抬手打断他们,问:“手术同意书谁签字?”

“我,我签。”孕妇丈夫举手站到最前面。

俞锐随即把人叫到一边,单独和他沟通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,最后让他确认签字,接着便转身进了手术室。

感应门一开一合,手术灯也骤然亮起。

俞锐换好衣服走进去,病人已经平躺在手术台上,隆起的腹部被湖蓝色的无菌布遮盖着,而这张无菌布的下方,此时正孕育着一条鲜活炽热的生命。

手术一助是刘岑,也是科里的主治医师,严谨心细不多话,俞锐需要副刀的手术,大部分都会叫他。

病人已经进入麻醉状态,调整体位后,刘岑先行腰椎穿刺引出部分脑脊液,接着钻孔开颅上显微镜。

俞锐这才坐到手术台前。

高龄孕妇外加视力受损,俞锐在剥离肿瘤时格外小心,万幸肿瘤嵌入得并不深,剥离起来还算顺利。

五个小时后,肿瘤全部摘除,俞锐盯着刘岑完成最后的缝合,之后神外小组成员全部撤场,换早已就位的产科组同事接力上台。

俞锐摘下口罩出来,两名护士推着呼吸机和抢救设备很快也进了手术室。

他在走廊尽头的饮水机上倒了杯清水润喉。

外面的日头很足,金色阳光照进窗户,窗棱切割出几片菱形的光影落在防滑地板上。

盛夏的阳光毒辣刺眼,但被厚重的蓝色玻璃过滤后,照在皮肤上不仅不灼人,反而有种懒洋洋的惬意的舒适感。

俞锐就站在那几块光影之下,按着脖子休息。

从他站的角度往外看,右前方正好是门诊大楼,顶端上架着八院的标识牌,以及属于医院独有的——

一个大大的红色加号。

没过多久,手术室里面传来一声啼哭,又一个崭新的生命在医院里降落。俞锐握着水杯,嘴角挂上点轻微上扬的弧度,紧绷的神经到这会儿才算彻底放松下来。

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身后,俞锐眼角余光掠去一眼,吴涛低头站着,叫了他一声:“俞哥...”

俞锐“嗯”了声,语气淡淡问:“找我的?”

“细菌培养的结果已经出来了,检查报告我放在你办公桌上了。”吴涛依旧低着头,从俞锐的角度,明显能够看到他下巴上胡茬又长出小半截,一米八几的个子此刻尽显颓废。

俞锐应了一声,随后喝掉杯里最后那点水,捏掉塑料杯扔进垃圾桶。

吴涛跟在他旁边,嘴唇翕张,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。

“还有事儿?”俞锐看他一眼又问。

“...有,”吴涛点了下头,肩膀往下沉,“病程记录真的不是我故意不写的,利尿剂不耐受的事你也嘱咐过我…”

“我当时...就是忙忘了....”

“忘了?”俞锐短促地笑了声,“这还真是个好理由。”

“我那几天跟了好几台手术,赶着论文申报,真的是忙忘了....”吴涛有些艰难地开口,“对不起俞哥,是我的问题我的责任,害你也跟着受牵连——”

他急切地想要解释,也想要道歉,俞锐却抬手打断:“不必跟我道歉,你也没有对不起我,如果你真觉得抱歉,就多看一眼你胸口上那张照片。”

吴涛张着嘴巴,一动不动。

两人身高差不多,俞锐一眼就看到他渐红起来的眼眶。

但该说的话,他一样得说,俞锐冷声道:“医生是患者最后的指望,你的手是用来修补和延长生命的,如果你担不起这份责任,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。”

话说到这儿就足够了,理念和价值观上的东西,每位医生都各有不同,也不是靠谁的一两句话就能影响的。

手术室里的人陆续开始出来。走廊正中悬挂着数字钟表,俞锐抬眼一看时间,也准备要走。

“俞哥——”吴涛赶紧叫住他,“我能不能,等这个病人恢复好了再去急诊。”

他说话很急,还带着点哽咽,俞锐转头回来,看他抬起手蹭了下眼睛,接着又补了句:“我想尽量弥补一些...”

静默片刻,俞锐收回视线,双手插进洗手服两侧的袋子里,平静道:“病人情况还不到乐观的时候,补液和抗炎还要继续,另外也要注意保持引流通常,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。”

虽然没有明说行或不行,但俞锐交待给他的这些话,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。

吴涛立马应下。

俞锐再次看眼时间,十分钟后还有一场联合会诊,于是最后他说:“注意患者颅内压监测,有什么情况打我手机。”

吴涛在背后应声,目光始终追着俞锐离开的背影,心里百感交集。

他不是医大毕业的,而是北城大学医学院过来的。虽说这两所学校虽然毗邻而居,专业实力方面却相去甚远。

八院神外的医生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医大,现在这批住院医里,也就他一个北城大学的独苗。

当初轮转结束得知自己可以留下来,连他们学院的院长都为他感到高兴。

可进来之后,他发现身边没一个关系深的朋友,加上他性格沉闷,好多闲余话题自己也融入不进去。渐渐地,他甚至感觉自己像是被排挤在外。

或许是自卑,亦或是急于证明自己,他开始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术上面,想要以此迅速提升职称。

吴涛摘下胸牌,视线模糊地看着上面那张证件照。

那是他入职八院当天照的。

每一位正式入职的医生,都是抱着治病救人的初心才会来到医院。

时间久了,他却本末倒置,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。

俞锐虽然对手下人严苛,却还是暗自护下了他。

如果不是俞锐把他调走,自己把责任担下去,他可能连身上这身衣服都保不下,更别说留在八院了。

而若不是陈放告诉他这些,他甚至什么都不知道。

“这世上就没有不犯错的医生,就算是你俞哥也一样,有些错我们能犯一次,但不能犯第二次,而有些错,我们甚至连犯一次的资格都没有。”陈放当时这么对他说。

这句话让吴涛自惭形秽。

最后,陈放拍了拍他的肩膀,叹声道:“你还很年轻,还不到三十岁,有些话点到为止,孰轻孰重你自己掂量。”

-----

机场大厅。

蓝色显示屏上,航班信息不停地滚动更新,下机的人群一**地往外走,陈放挂断电话,守在到达出口,伸着脖子不停地张望。

十分钟后,一个高大俊朗的身影绕过玻璃门出来。看到陈放的瞬间,他远远地抬起胳膊,脸上牵扯出明显的笑意。

“师兄,别来无恙啊。”顾翌安推着行李车过来,先打了声招呼。

这声师兄叫得陈放心里五味杂陈。他‘呲’出一声,指了指顾翌安:“还无恙呢,一走就是十年,你可真够狠的!”

“还知道叫我声师兄,我结婚生孩子,哪回没通知你,也不见你回来看一眼,兄弟可没你这么当的。”说到最后,陈放喉咙有些哽,情绪没绷住,侧过头缓了好几秒才缓过来。

顾翌安自知理亏,主动上前给他一个拥抱,语气也带着诚恳:“这不是回来了嘛,要打要罚,任师兄处置。”

简单不过五秒的拥抱,跨越彼此十年的成长,情谊却始终是最真挚的。

退开后,陈放一拳砸在顾翌安胸口上,笑道:“放心,既然回来了,自然是不会轻易饶过你,改天一起喝酒。”

说话间,他瞅着后面还有个人:“那位是?”

同行过来的还有曹俊。

他落在身后两步,特意把空间留给久别重逢的二人,这会儿陈放问起,顾翌安才道:“曹俊,一起过来的同事。”

曹俊走上前来,陈放主动伸手自我介绍:“陈放,八院神外的医生,以后有什么需要,可以随时找我。”

“你好陈主任,那就有劳了。”曹俊礼貌回握。

顾翌安来北城是出公差,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八院COT103试验点的研究组成员,同时确保受试者顺利入组,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跟八院神外以及肿瘤内科接触。

简单打完招呼,陈放便领着二人走向停车场。

上车前,陈放问他俩要不要先去吃点东西。曹俊和顾翌安都说不用,飞机上都有吃飞机餐,何况舟车劳顿,比起吃晚饭,他们现在更想回到住处洗个澡好好休息。

陈放按下车钥匙解锁,扶着车门笑了声,说:“行吧,今天时间也匆忙,等回头我叫上科里的同事给你俩接风,好好地大吃一顿。”

顾翌安说:“吃饭可以,别搞太隆重。”

以陈放的性格,要是不提前提醒一句,接风宴很可能会被办成大型联谊派对。

顾翌安坐进副驾扣上安全带,曹俊也从后门上车,附和说:“就是,别太隆重了,大家认识一下就行。”

知道顾翌安生性不爱热闹,陈放启动车子,回道:“放心吧,我有数。”

暌违十年重回故地,要说没有一点感慨,那是不可能的。车子上路以后,顾翌安按下车窗,独属于北城夏夜的热风扑面而来。

目之所及,全然陌生。

十年,足以让一座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甚至就连机场都换了。

路上,顾翌安话并不多,长时间的飞行,他脸上只有浓重的倦意,看不出其他太多情绪。

这座城市曹俊是第一次来,陈放边开车边跟他聊天,余光偶尔看眼顾翌安。

顾翌安支着下巴面向窗外。

高速下来,天色已经黢黑,主城区的城市霓虹悄然点亮,繁华的街景在成片的灯影中疾速倒退。

眼前画面和旧时记忆形成鲜明对比。

北环大道直接从三车道拓宽成五车道,连城市绿道上,原本馥郁清香的玉兰都换成了法国梧桐。

车子拐过临江路往西,很快便钻进旧城区驶入大学城,到这时,顾翌安才从视线里寻觅到一点熟悉的影子。

他放松肩背靠进椅背。

行至路口恰好遇上红灯,陈放停下车,跟俩人说:“东院现在成老院区了,除了国际医疗部和实验室外,大部分科室都搬去了西院那边。”

曹俊有些惊讶:“你们八院还分不同的院区吗?”

红灯转绿灯,陈放轻点油门,笑着说:“八院一年的接诊量估计能赶上霍顿的两倍,翌安走的时候,西院还没建好,别说八院,现在就连医大都分新老院区了。”

国内医疗资源紧张,人才培养周期又漫长,曹俊是美籍华人,不曾在国内待过,感受并不深,这会儿听陈放跟他解释,他才明显感觉到中美之间确实有很大的不同。

陈放接着说:“本来想给你们安排到西院住的,从这里过去容易堵车,但翌安说你们项目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处理,院里就给安排到医大博士楼去了,方便你们去实验室。”

这样的安排,曹俊很满意。

他说住学校总比住酒店要强,没事还能在校园里逛逛,顺便散散步,感受一下国内大学生的生活氛围。

“这附近翌安很熟,他大学可是在这里呆了近八年,你要去哪儿都可以问他。”陈放说。

顾翌安一直在发呆,这会儿回神,摇头轻笑说:“变化这么大,问我也不一定知道,还不如问地图导航。”

陈放打着转向灯,顺势往顾翌安瞄去一眼:“变化自然是有的,也不想想你走了有多久,哪儿还能一点变化都没有。”

停顿不足两秒,他意味不明地又补了一句:“你以为都跟人一样吗,十年如一日地守着同个地方不肯挪窝。”

闻言,顾翌安眉心微动,随后浅浅一笑,没说话。

作者有话说

第16章 别来无恙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