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 莲花簪

“听说,你已经寻到那个姑娘了。”

骆禅檀照例到宫中汇报神暗司诸事宜,只是如今皇上缠绵病榻,朝中大事皆已由太子接手。

太子虽然尚未继位称帝,但皇上时日无多,左不过是太医署众人拼尽全力吊着他的性命,不让他如此撒手人寰罢了。

骆守敬身居东宫,朝臣们进宫面见都是向东宫而来,太子俨然已有这皇城之主的模样。

他从摆满奏章的桌案前抬起头来,眼神淡淡扫过站在殿中的骆禅檀。

“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太子殿下。”

一声轻笑落在骆禅檀耳畔,骆守敬放下手中朱笔。

朱笔御批,乃是圣上方能用的。

“倒不是孤有意探听,只是见六弟近来脸色好了不少,故猜测当是少了些许烦心事。”

他斜眼瞥了骆禅檀一眼,似是有意提点:“能让六弟如此上心的,便是先前在宫中那不知所踪的女子。”

眼瞧着骆禅檀脸色未变,骆守敬捻了捻指腹,心中暗自思虑。

自骆安城火烧玉兰殿,骆帝气急昏厥,太子执掌大权,谁都知道陛下时日无多。

太医署众人皆听命于太子,骆帝是生是死,还不是太子一句话的事。

可骆守敬偏偏没有暗中动手脚让骆帝悄无声息地“驾崩”。

难道是骆守敬对那至尊之位没有野心吗。

自然不是。

一旦骆守敬成为新帝,他的母亲——皇贵妃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太后。

而太后母家,即他的舅父胤国公,身份也会跟着水涨船高。

待那时再打压胤国公,只会比现在更加困难。

“说来,孤近来却有几件烦心事。”

说到底,胤国公与他算是有血缘的亲人。

他的确有意打压舅父的势力,却也不想赶尽杀绝。

骆守敬缓缓开口道:“前几日禁军抓到了想要杀害父皇的刺客。”

“刺客潜入父皇的寝殿,想要捂住父皇口鼻令其窒息而亡。”

“不仅如此,这个月光是在父皇药中动手脚的宫人就抓了不下五人。”

当今最想要骆帝驾崩的人,自是与其有杀子之仇的胤国公。

胤国公这样明目张胆地在骆帝的药里下毒,又寻刺客进宫刺杀,若是要严惩,便是诛九族也不为过。

不过这样,太子也会落人口实。

另外,一旦被人查出骆帝的死有蹊跷,难免会有口舌争议太子为登皇位不择手段。

不免让人猜测,胤国公是否有想以此事要挟太子的可能。

“殿下要臣如何做。”

神暗司是骆帝的手眼,现在也成为太子的手眼。

太子与他“商议”此事,当然是存了让他为其解忧的心思。

“那刺客被捉住现行时就想服毒自尽,所幸禁军眼疾手快,拦下了他。”

骆守敬垂眸落在面前的奏章上,是舅父要他册舅母侄女为侧妃的上书。

当年为避免风头,郑微澜是德妃所选的女子,门第一般,重在品性温柔贤淑。

而太子妃上官楚,是陛下赐婚,重在家世助力。

胤国公要安插女子入他后宫,何尝不是另一种监视及借力。

盯着言辞冠冕堂皇的奏章,骆守敬眼露不悦地微微眯了眯眼睛。

他声线低沉下来:“刺客你带回神暗司审问,势必要他吐出‘幕后指使’。”

“还有,舅父既将手伸得这般长,也该让他长点教训。”

“让他明白皇室和皇亲国戚终究有别,别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。”

室内静默一刻,骆禅檀便冷声回话。

“臣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了。”

就在此时,外头的内侍前来回禀。

“殿下,大鸿胪丞明大人在外求见。”

骆帝病重,引得虎视眈眈的边关又蠢蠢欲动起来。

这也是令骆守敬烦恼的另一件事。

内忧外患,当真是令人头疼。

骆守敬不可闻地轻叹一声,抬手示意:“去传。”

视线落在还站在原地,仿佛塑像的骆禅檀身上。

“六弟,你先退下吧。”

殊不知,在听到内侍口中的大鸿胪丞,尤其是那个“明”字,骆禅檀的眉头就已经往下沉了几分。

他应声是,往外走,与朝内而来的明济舟擦肩。

明济舟如常朝他躬身作揖,十分守礼地唤了他一声六殿下。

当他起身抬眼对上骆禅檀的视线时,莫名从对方的目光中感受到了危险。

那是一种猛兽对峙夺取猎物的劲敌时的威慑眼神。

也不过一眼,骆禅檀就迅速收回了视线,步履快速地朝东宫外走出。

“明大人,请。”内侍看不懂贵人之间的风云流动,出声唤他。

怔了一瞬的明济舟回过神来,朝内侍轻轻颔首,抬步走入殿中。

上一回见明济舟时,骆禅檀还未将人放在眼中。

在他眼里,骆朝官员多是一样的,见风使舵的墙头草。

方才他细细打量了一眼这位名声甚好的明大人,的确是丰神俊朗,身量欣长。

尤其是他身上的那股子温润气质,他是如何也装不像的。

这是自小教养出来的世家公子的气韵,轻易模仿不来的。

不知为何,骆禅檀莫名觉得胸口闷得慌。

他回王府时,陶昭南正坐在院中的树下喝茶看医书。

听蓝鸢说,陶昭南前两日出门买了几本医书,似乎不是讲伤寒杂症的寻常医书。

京城东市繁华,西市则鱼龙混杂一些,却能寻到许多稀奇玩意儿。

陶昭南的医书正是从西市的胡商手里买来的。

在王府里,蓝鸢并不是亦步亦趋地跟着陶昭南,唯有出府时才会跟着。

这时候,蓝鸢被莫婶叫去帮着做即将到来的端阳节的粽子去了。

时至仲夏,天气也跟着暑热起来,屋内虽阴却不知是否是朝向的缘故,风是透不进一点,不若坐在院子中的树荫下来得凉快。

时不时的,还有微风吹过,也不算难熬。

她更是从莫婶口中知晓,原来沥王府里还有一间不小的冰窖。

“尊使他怕热,每年冬天都让人囤好冰块,夏日里搁在屋中也凉快些。”

陶昭南自己泡了解暑气的薄荷绿茶,茶壶里还放了几块小冰,冰冰凉凉地从食道下去,甚是舒服。

手里捧着从胡商那里砍价买来的医书,上头记载的都是各种奇怪的毒药。

是毒亦是药,全看如何用罢了。

医书并非全新,该是由人重新抄写在纸上,只是纸页用的不是名贵的纸,泛着陈旧的黄,还有点尘灰的味道。

可陶昭南依旧看得入迷,上头还有原来持书者的批注。

看得出来,这持有者对书上记载的毒药十分入迷,批注上还有亲自以身试药的感想。

有趣极了。

是以,陶昭南并没有察觉到骆禅檀已经回府,还在不远处端详了她许久。

陶昭南今日穿了一身水色的衣裙,布料轻薄,外衣是轻薄如蝉翼的轻纱,内里的衬裙则是同样柔软贴肤而不闷热的绢丝所制。

她长发如瀑,挽起一半,只简单地用一根色浅透亮的水色莲花簪装饰。

她一身水色,娴静端书斜倚在石桌上翻看手中书籍,眼里不经意流露出兴趣的明亮。

看着便如夏日的一股清风拂过,沁人心脾。

可偏偏,骆禅檀今日到宫中觐见,身上换的是一件深色只带一点儿暗红色调的衣袍。

他忽地想起,刚刚所遇的明济舟身上所穿,就是一件碧色的长袍。

陶昭南身上的衣物是他命人做的,现如今却怎么看都看不顺眼。

他走近时,日光被他挡在身后,在陶昭南身前落下一片阴翳。

视线忽然变暗,陶昭南缓缓抬头,一抬眼就注意到了脸色瞧着跟锅底似的,一脸不愉快的骆禅檀。

她只愣了一瞬,骆禅檀紧盯着她的面容,立马就注意到了她黯淡下去的眼神。

那种被细针扎进心脏不得劲的感觉更明显了,不疼却酸。

“在看什么。”他像是没话找话。

陶昭南合上手中医书,垂眸淡淡:“随便看看,打发时间。”

她伸手去拿被她放在桌边的茶杯,半中间被骆禅檀横空截走。

她眼睁睁盯着骆禅檀夺过那杯薄荷绿茶,仰头一饮而尽,又将空了的茶杯放在石桌上。

他今日是吃了火药了,这般不快。

陶昭南不欲与他计较,他拿自己的器皿直接用也不是一次两次了。

她早就免疫了。

陶昭南到底不是他养在府里的金丝雀,更不会学着旁人可心地问他这是怎么了。

她默默地往杯中满上茶水,然后骆禅檀拿起又是一口闷。

茶水甘洌,却浇不灭他心头的无名火。

陶昭南心想着惹不起还躲不起吗,起身就要去看看莫婶和蓝鸢粽子包得如何了。

手腕被人圈住:“等等。”

陶昭南纳闷地蹙眉回头,骆禅檀抬手将她鬓角的簪子拔下。

“这簪子样式不好,明日我让人给你寻个好的。”

这是犯什么毛病了,连她的簪子样式都要管。

那水色的莲花簪是她妆匣中最简约的款式了。

满头珠玉压脑袋不说,看着更像是被骆禅檀养在府里没名没分的侍妾了。

女为悦己者容,她才不愿意在骆禅檀面前花枝招展。

“随你吧。”她扭头就走。

这一次,骆禅檀倒是没拦她。

在她看不见的背后,那根价值不菲的莲花簪硬生生被骆禅檀给徒手折断了。

坚硬的玉在他掌心刮出一道血痕,他视线凝在步步远去的陶昭南身上,像是丝毫察觉不到掌心的伤痕一般。

作者有话说

第103章 莲花簪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